8月26日,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簡稱“電子材料院”)與福永街道攜手舉辦了"2023科普開放日"系列主題活動,為電子材料院和福永街道的的職工子女帶來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探索芯片世界的奇妙之旅,助力青少年了解、學習芯片相關知識,提升科學素養,弘揚科學家精神。 本次活動歷時兩小時,結合參觀和講座兩種科普方式。電子材料院不僅為同學們開設了科學家們量身定制的科普講座,還開放了展廳、分析檢測平臺和工藝驗證平臺,為同學們探索科技奧秘、提高科學素養提供了便利平臺。此外,還有趣味實踐活動,讓同學們親手揭開芯片的神秘面紗,體驗科學的魅力。 01 展廳參觀 活動現場,能力超群的介紹講師帶領小朋友們一鍵打卡園區展廳、分析檢測平臺和工藝驗證平臺,詳細生動地介紹了芯片誕生記。作為計算機的“大腦”,芯片通過不斷地“變形”,實現“點沙成金”。小朋友們以展演和實驗的方式近距離互動,真實體驗芯片的“體檢”過程,打開高深“芯科技”大門。 02 電子材料院介紹 人力資源部李天一從電子材料院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成果進行介紹,結合科學家精神為脈絡,鼓勵孩子們發揚創新精神,希望大家珍惜這次科普日的機會,近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與震撼。讓來參加本屆主題科普日的團隊,在芯片世界里感受科技改變生活,在零距離的接觸中種下一顆強國之“芯”的種子。 03 《沙子到芯片的奇妙之旅》 王曉允博士帶領大家走進了《沙子到芯片的奇妙之旅》。她詳細地介紹了芯片的制作過程,從沙子的原料提取,到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工藝流程,最終變成我們手中那個微小的電子器件。孩子們聽得如癡如醉,對這個看似普通、實則充滿魔力的芯片有了全新的認識,每個小朋友的腦海中多了一些“芯”知識。 04 趣味科普 實踐環節,曾小亮研究員用一場趣味科普——“在小小的芯片里,挖呀挖呀挖...”,帶領孩子們拆解芯片,探尋芯片內部的奧秘。他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孩子們展示了芯片內部的構造和各種元件的功能。孩子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科學的與探索的樂趣,在驚嘆的同時也打開了思考的大門。針對孩子們提出的奇思妙想和疑難問題,曾小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了講解,滿足了大家的好奇“芯”。 本次活動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場豐盛的“科技盛宴”。青少年通過近距離了解學習芯片相關知識,激發了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興趣,形成科技自立自強意識,掌握未來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科普不僅是國家和社會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的活動,還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是信息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推手。電子材料院將繼續以普及科學知識作為己任,持續開辦和支持科普活動,力爭培養更多科技“芯苗”,努力踐行科研國家隊的社會責任,點燃青少年科技興趣的“芯芯”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