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日,有人不遠萬里,奔赴山海,開啟“特種兵”之旅;也有人興之所起,悠然出行,開啟一場生動的科普漫游之旅,不用暴走、不用在乎時間,用一種輕松學習的心態,去邂逅科普開放日的每一個“芯”動的瞬間。

9月9日,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簡稱“電子材料院”)與新安中學(集團)第二外國語學校攜手舉辦“走進科研院所,探索科學奧秘”為主題的科普開放日活動。本次活動通過參觀科技展廳及科學實驗室、開展科普小講堂、動手實踐小實驗等豐富環節,重點對青少年進行科學啟蒙,激勵青少年“愛國家、愛科學、愛生活”,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心”的能力,激發其對科學與科技探索的興趣。
01
展廳參觀
活動歷時兩小時,結合參觀和講座兩種科普方式,在研究院專家和負責人的帶領下,同學們開啟了一場探知芯片世界的旅程。活動現場,介紹講師帶領小朋友們一鍵打卡園區展廳、分析檢測平臺和工藝驗證平臺,詳細生動地介紹了芯片誕生記。芯片是什么?芯片是如何制成的?芯片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過程?通過講師生動形象的比喻、繪聲繪色的講解和有趣的互動問答,讓孩子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小芯片在整個數字化、智能化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02
電子材料院介紹
人力資源部李天一從電子材料院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成果進行介紹,并送上科學寄語,希望通過此次科普活動,同學們能夠能更深切地感受科學家精神,更近距離地體驗科技的魅力,從而樹立遠大理想,勇攀科學高峰,行而致知,知而促行,不斷探索科學奧秘。
03
《沙子到芯片的奇妙之旅》
在《沙子到芯片的奇妙之旅》的趣味科普中,趙建芝博士將晦澀難懂、不具象的芯片知識變得可見、可感、可觸摸,讓孩子們零距離的接觸科學、體驗智能科技;活動中還穿插著趣味科普問答,進一步吸引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科學知識,激發對科普的探索欲,培養了孩子們善動腦、樂創造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
04
趣味科普
“在小小的芯片里,挖呀挖呀挖...”曾小亮研究員在實踐環節帶領孩子們拆解芯片,探尋芯片內部的奧秘。既有聚焦前沿科技創新的宏觀視角,也有洞察日常生活細節的微觀探索;既有跨域時空的碰撞,又有緊跟時代發展的創新;既展現了扎實的理論素養,也為孩子們了解更多科學知識、點燃科學夢想提供了優質科普資源。
本次活動受到小朋友們以及家長們的一致認可。通過科普活動,增強了青少年對于科技的認知力、創新力、運用力,對于青少年形成科技自立自強意識形態,掌握未來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培養具有未來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將起到橋梁作用。心連芯,培育中國創芯少年郎;手拉手,鑄就磅礴強國芯力量。
人才始終是未來科技領域創新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競爭的關鍵所在,電子材料院將通過各類活動持續推動青少年科普、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在科技強基自主創新的同時,不斷推進科技普惠于民,為新時代科技人才自主培養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