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宙東:理化研發平臺—材料研發高級工程師
材院·青年
“對科學執著,對藝術熱枕,對生活熱愛。”
2020年,王宙東帶著對科學的熱情和對實踐應用的執著,以及他對突破自我、跳出“舒適圈”的渴望,選擇加入電子材料院,主要負責產業化產品研發。
一款新品的誕生,往往需要工程師對學習新知的分毫必爭和對技術、標準、質量的不懈追求。項目初期,面對研發產品關鍵原材料數值從粗放小分子合成到精密高分子制備的轉換,王宙東無從下手,甚至連什么攪拌槳適合精密高分子制備都需要摸索,在這種萬事開頭難的時刻,他積極調整心態,主動向行業專家請教、學習,汲取寶貴經驗。在專家的指導下,他對于從如何搭建合理反應裝置到評判是否達成精密、可靠分子合成的整個研發流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在項目研發過程中,王宙東查閱了數百份相關論文、專利,進行了幾百次實驗測試,參與多次項目評審,對過程中各種問題難點反復鉆研,逐一分析,與團隊共同攻克多項技術難點,推動項目量產的進程由小試研發一直推進到量產轉移。王宙東的工作箴言是“盡量把事情做到最好”,在他看來,產品研發的過程中那些看不到的嚴苛生產工藝和極高的技術標準,正是電子材料院專業、執著與追求的體現。
工作中的王宙東深耕科研領域,展現出嚴謹和理性的專業風范。而脫下實驗服的他卻是一位文采飛揚的傳統文化愛好者,對戲曲和楹聯的熱愛尤為濃厚。他認為,京劇富有詩意的臺詞與楹聯對仗工整、意蘊深遠的形式相得益彰,在京劇的旋律中,他找到楹聯創作的靈感。每逢春節,王宙東都會為電子材料院撰寫春聯,凝練的文字與科研方向緊密結合,每一聯都透露出他對科研的執著與熱愛,贏得全院員工的共鳴與認可。
作為院內的老員工,王宙東感慨,回顧這四年的工作歷程,一路走來雖然有不容易,但能陪伴著電子材料院共同成長,他感到非常的幸運和快樂。
個人特質:迎接挑戰+隨機應變+不懈努力
2
呂夏蕾:理化研發平臺—材料研發工程師
材院·青年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2021年,博后出站的呂夏蕾順利加入電子材料院,主要負責低溫固化光敏聚酰亞胺的基礎研究工作。轉眼間,呂夏蕾已在電子材料院走過三個春秋。在這里,她經歷了人生中兩個重要的身份轉變。
隨著項目研究方向的調整,呂夏蕾的工作重心逐漸從基礎科研研究到產業化轉變,她也從一個職場萌新轉變為一個管理者。2024年1月,呂夏蕾作為工程師第一次帶領團隊開始產業化產品的研發,項目實施前期,需要進行實驗設計、對標品的關鍵物性和工藝性能復現以及配方各功能組分的DOE實驗方案設計,她都可以獨立開展。她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在技術準備階段與客戶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從產品嚴格對標和技術落地等方面積極思考,成功提出多項配方改進和中試放大的建設性建議,解決了顯影不凈、配方復現性差等難點,提高了產品化速度。面對配方調控的諸多問題以及重重壓力,她以積極的心態從容應對,多方面進行調整,歷經三個多月的艱難梳理,終于成功定型一款各方面物性和工藝性能都和對標品相匹配的配方。
2023年,呂夏蕾迎來了生命中的又一角色轉變——成為一名母親。在懷孕期間,她深刻感受到電子材料院工會對女性員工孕期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視。工會傾心打造孕婦專用休息室,為孕媽創造了一個舒適、安全的休息環境。此外,還有專設的產后哺乳室為她提供了隱私而溫馨的空間。工會積極為孕婦給予各項關懷與支持的舉措,使她能夠在工作與家庭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幫助她更好地適應工作與母親身份的轉變。
在工作中,呂夏蕾熱衷于與團隊緊密合作,共同實現目標,享受團隊協作帶來的成就感。生活中她全心全意陪伴孩子與家人,珍惜與他們共度的每一刻,努力為孩子創造美好的成長環境。
呂夏蕾表示,在電子材料院,她感受到了尊重、鼓勵與關懷。作為一名扮演眾多角色的女工程師,她用自己的兢兢業業、專業至上,展現強大、堅韌的女性力量,在材料研發應用中發光發亮,為電子材料院卓越發展添磚加瓦。
個人特質:突破自我+適應轉變+女性力量
3
田博:中試工程平臺—工藝工程師
材院·青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往事成敗,可以為鑒。”
2022年,田博加入電子材料院,主要從事中試生產工藝的工作。從外地到深圳,從科研項目組到中試平臺,他不斷挑戰自我,將每一次崗位變遷視為提升自我、精進技藝的契機。
剛開始著手質量與中試工藝工作時,田博心中充滿迷茫,面對諸多挑戰無從下手。然而,他明白唯有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戰勝困難。于是,在老師與同事的指導和幫助下,他開始細致摸索,努力從每一個流程和細節中總結經驗。實驗室里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不懂的問題他總是要“刨根問底”,不弄清楚原理他“決不罷休”。正是那股子勤學習、肯鉆研的韌勁,讓他在一年間,完成了從單品研發到多產品生產工藝研究的轉型,逐步成長為一名稱職的工藝工程師,從設備選型,到工藝路線設計及工藝控制,從原材料檢測,到過程檢測數據分析、從小試到中試放大過程,他都力求每個環節反復探索,掌握knowhow,為研發產品收集寶貴的中試數據。
在繁忙的工作間隙,田博享受著材料院的純粹氛圍,他喜歡與同事和學生們一起打籃球、羽毛球,通過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調整狀態,同時也能夠提升自身注意力,以更好的精神樣貌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他覺得,人生就像打球,有高低起伏,有快慢轉換,而自己要做的,是坦然應對,迎接挑戰。
談及工作態度,他認為電子材料院的的文化內核深深影響著他的職業發展道路,使他有勇氣面對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應用上的各種難題,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韌不拔地跨越難關。在電子材料院他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學會了尊重行業的多樣性,接納不同觀點,形成了始終對產品品質保持高標準的追求。
入職兩年,田博依然保持入職時的初心與熱情,時刻銘記“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將挑戰變成機遇,追求更高的目標,他將繼續堅持在創新的浪潮中砥礪前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個人特質:迎接挑戰+隨機應變+不懈努力
4
李佳奇:工藝驗證平臺—制程設備主管
材院·青年
“日積月累,銳意進取,奔赴更好的明天。”
2022年9月7日,李佳奇清晰地記得這一天——他來到電子材料院的第一天。在國家大力支持國產化材料的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李佳奇看準電子材料院在先進封裝高端電子材料的定位與布局以及高端材料的應用工藝方面的廣闊前景,懷揣著推動材料技術進步與突破的美好向往,加入電子材料院,擔任工藝驗證平臺的制程設備辦主管,主要負責晶圓級先進封裝相關工作。
隨著電子材料院運作模式向企業化的轉變,管理經驗豐富的李佳奇發揮著“傳幫帶”的關鍵作用。他積極推動團隊建設,傾聽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定期進行工作總結,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管理制度,規范SOP基本流程,制定相關文件推進標準化,打造高效的制程設備團隊。作為團隊的“承上啟下”的角色,他始終堅守質量底線,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積極思考解決辦法,并及時與上級領導和其他部門相關同事交流溝通,有效快速推進工藝開發及過程中的異常處理,確保形成良好的工藝技術文件,保證產品制造的高效流轉。
日常工作中,李佳奇養成了一個獨特的工作習慣:當他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就會進行復盤整理報告,在數據整合和分析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規律性,并利用規律找到解決辦法。李佳奇表示,他享受工作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后的那份喜悅,渴望參與前沿研發過程當中,學到所需知識,并在科研當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除了對工作的熱愛,生活中的他,雖不善言辭,卻非常熱愛生活,喜歡旅游,也是一位好爸爸,給孩子給家庭最堅實的依靠。
談及在電子材料院幾年的感悟,他深刻體會到電子材料院“實事求是”“勇敢堅韌”的文化內核與他自身的價值觀高度契合:在工藝驗證工作中,數據的真實性不可妥協,分析時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尊重數據的本質。而勇敢堅韌則是工程師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質,無論在科研工程中遇到怎樣的挑戰,都需保持一顆勇敢的心,靈活調整狀態應對突發情況,只有具備這樣的素質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先進封裝領域中不斷進步。
個人特質:事無巨細+以身作則+不斷進取
5
桂喆:戰略規劃辦—戰略規劃高級專員
材院·青年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三年前,從桂喆加入電子材料院的那一天開始,就正式開啟了他與先進封裝材料結緣的歷程,從剛剛加入時對于行業懵懂無知到現在成長為重要崗位的業務骨干,桂喆三年來的成長過程,也是材料院眾多基層業務骨干成長的一個縮影。目前,桂喆主要負責發展規劃的工作,包括行業研究、科研方向與平臺能力布局、自主部署項目立項以及重大發展規劃方案擬定等工作。
作為一名戰略規劃高級專員,桂喆始終保持強烈的自驅力,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更新專業知識。在日常工作中,他通過參加項目溝通和匯報會,認真記錄領導要求以及專家建議,準確把握每個細節,深入分析各個項目的競爭形勢,總結成敗原因,努力從不同的方面獲取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通過不斷的實踐與反思,他逐漸總結出一套系統、高效的立項管理流程,不但提升了后續立項工作中各部門間的協同效率,同時讓項目立項工作更加合理規范。
在戰略規劃辦工作感受最深的就是電子材料院的核心價值觀——“實事求是”,這也是桂喆對自己的工作要求。他堅信“成功獲經驗,失敗得教訓”,坦誠面對工作中的每一項成果與挑戰,認為“報喜不報憂”的態度與行為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只有實事求是,通過真實的數據和案例支撐,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與決策,從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目標和實施路徑。
桂喆表示,院內完善的運動設施、舒適的運動場所,全方位滿足了員工的運動需求。在工作之余,他喜歡在院內的籃球場與同事們來一場酣暢淋漓的籃球比賽。籃球主打的是“團隊配合+個人技術”,正如他所從事的工作,需要運用獨當一面的“個人技術”,也需具備密切配合的“整體意識”。
“腳踏實地,應以追求卓越為高標,樹立遠大理想,錨定星辰大海的人生航向。”展望未來,桂喆將繼續秉持初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投入到工作中去。他將繼續致力于提升專業素養與管理水平,為先進封裝材料國產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個人特質:樂于學習+積極主動+細心總結
來源:文化宣傳辦
審核:吳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