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寶安積極推動科技創新交流與產學研結合,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落戶寶安,實現寶安高端研發機構建設“零的突破”,助推高端電子材料,實現國產化“突圍”。
就讀于美國特拉華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的何川,潛心學習六年后歸國,于2020年入職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專攻半導體電子材料的研發。來到寶安后,把整個精力都花在了實驗室。何川說:“整個材料院的平臺硬件設施非常的強大,對基礎科研和產業化科研的幫助都非常的到位”。眾所周知,高端先進電子封裝材料,產業前景強大,而目前基本上被美國和日本還有歐洲其他國家所壟斷。完善的實驗設施和硬件裝備,讓何川把歸國以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極致,而像他一樣全身心投入研發的科技人員,不止他一個,而是一群人。深圳先進電子材料熱管理材料中心執行主任曾小亮主要研究的是芯片散熱材料,其成果將惠及大量電子產品關鍵零件的國產化。
“十三五”期間,深圳市十大新型基礎研究機構之一的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落地寶安區龍王廟工業園,目前,已有5條電子材料中試線及檢測平臺的入駐,二期規劃建成后,還將滿足理化實驗平臺、中試線、封裝材料驗證平臺等功能。寶安區在其落地的過程當中,給予了大量的資助,這個資金支持方面也按照這個1:1配套的財政的資助。正是通過寶安區不遺余力的求賢引鳳,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在一年內,成功落地寶安。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院長孫蓉表示:“我們將不遺余力的幫助這些中小企業,提供科學機理的這樣的一個支撐,強力助力他們快速成為電子信息行業的隱形冠軍。”
“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在寶安留下深厚的足跡,一組數據對比清晰可見。目前,全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了翻兩番,從原來的3000家增加到了現在的4885家,連續三年穩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一和全國第二;創新平臺增加了329家,總量達到了435家,其中,國家級創新平臺五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5700億元,和十二五比,增加了73.5%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寶安將不斷拓展創新發展的內涵和外延,讓科技賦能更高質量的發展。
(稿件來源:寶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