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電子材料院”)的員工陸續返崗,院門內外張貼的一副副對聯讓大家眼前一亮,這些對聯是大家在節前創作的,研究院將對聯制作完成,張貼在院內外,為員工營造了濃厚的年味,也讓留深過年的員工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通過這些有創意的對聯,人們還發現,作為工科人才云集的電子材料院,竟然還“潛藏”了一批創意十足的“文藝青年”。
“上聯:導熱散熱熱力十足,下聯:磁電熱電電氣生輝,橫批:涼熱同磁”“上聯:晶事業年年如意,下聯:園大業步步登高,橫批:晶圓大業”“上聯:龍王廟前早春初起材院,下聯:鳳凰山后福運終歸芯人,橫批:萬象更新”,這些創意十足的新春對聯既充滿年味,又與電子材料院的科研生產本身緊密結合,不僅能引起大家強烈的共鳴,還透露出深深的文藝氣息。
據悉,這些春聯是該院在年前面向廣大員工征集的。“今年,院里有很多員工響應留深過年的倡議,都在院里過年。年前,為了給大家營造春節年味,我們就想到面向員工征集對聯,沒想到大家寫的對聯不僅有年味,還很有科學韻味。”電子材料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征集的對聯中,張貼在研究院正門外的對聯最是氣勢磅礴,也最能概括電子材料院成立的初衷:“上聯:有機物 無機物 把握時機 電子材料從無到有,下聯:新產業 舊產業 致力國產深圳先進改舊為新,橫批:材料初心”。
記者在電子材料院獲悉,創作這些對聯的都是該院相關專業的工科人才,他們不僅科學實驗和研究做得精尖細致,文學功底和語言運用的邏輯思維能力也非常高。“大家平時不僅要搞科研還要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為理論文章,文化修養是基本功。”說起研究院“文武雙全”的員工,該院負責人語帶自豪。
據悉,深圳先進電子材料國際創新研究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寶安區合作共建的深圳市十大新型基礎研究機構,主要聚焦集成電路高端電子封裝材料。去年12月底,該院在福永街道龍王廟工業區正式開園。目前該院已有5條電子材料中試線及檢測平臺的入駐,滿足了開展科研、辦公的要求。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該院現有的300余人匯總,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就有26人,青年科研骨干112人,其中博士以上占比66%,25人是深圳市高層次人才,真可謂是人才濟濟,難怪科研搞得好之余,創作新春對聯也是創意十足、手到擒來,在春節期間收獲了朋友圈廣泛點贊。
(稿件來源:寶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