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市第六次黨代會以來,深圳創新體系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構。在破解“卡脖子”難題攻堅戰中,深圳加強頂層設計,開展產學研用協同攻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攻關,努力實現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從跟跑、并跑向領跑轉變。市第七次黨代會進一步提出,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興舉國體制的“深圳路徑”,建立“需求方出題、科技方答題”新機制,打造關鍵核心技術發源地。
這一瓶瓶臨時鍵合材料,正是加工超薄芯片的關鍵所在。此前,這種材料長期被國外壟斷。長“缺”,就要“硬補”。電子材料院副院長張國平很早前就帶領團隊著手材料的研發。但在“從0到1”的過程中,遇到了原材料供應、核心設備、產線驗證等一系列技術難點。
創新研發路徑,張國平及其團隊探索出一套 “研究院+材料企業+裝備企業+下游用戶”的模式,打造聯合創新生態。深圳也將其列入技術重點攻關項目,給予研發資金、人才引進等一系列支持,為研發掃清障礙。如今,該材料已經從研發走向產業化,成功進入通信龍頭企業供應鏈,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破解“卡脖子”難題的攻堅戰中,深圳超前布局關鍵核心領域科技創新,加強頂層設計,營造了優良的外部環境。科技部與深圳市政府聯合印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科技創新行動方案》中提出,采用“揭榜掛帥”“立軍令狀”“滾動立項”等組織方式,集中突破5G及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去年2月,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市科創委以“懸賞制”方式迅速組織開展應急科研攻關;我國首部覆蓋科技創新全生態鏈的地方性法規《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率先以立法形式,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以及科技人員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作用。
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提升創新硬實力。支持頭部企業和戰略科研平臺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聚焦基礎材料、高端芯片、生物育種等重點領域,“一技一策”解決“卡脖子”問題,打造關鍵核心技術發源地。
來源|深圳衛視
編輯|電子材料院綜合管理部文宣辦